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8022|回复: 0

[帮办·家园] 暑期孩子“拼”在游泳 专家提醒:要拿高分平日工夫不可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5 20: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孩子暑期生活系列报道之四


  编者的话:

  悠长假期,孩子们过得好不好?

  “帮办周刊”推出的“关注孩子暑期生活系列报道”将目光投向了甬上孩子几种或普遍、或时兴的度假状态:进入托管班、参加衔接班、投身海外游学、学习游泳,捕捉到他们的喜乐与无奈,挖掘到其中的“盲点”和不足。

  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孩子们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虽然这组报道暂告一段落,但假期远没结束,如果你有什么精彩安排可供大家参考,欢迎来晒;有什么困惑需要解答,欢迎来询。

  记 者 王 佳


  游泳培训班爆满

  学员意在搏一记

  “8月下旬,游泳中考就要开始了,我希望能一次过关,后面的时间全心攻文化课。”自然,初二学生小敏嘴里的过关,指的是满分,而不是及格而已。

  像小敏这样的孩子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堆一堆。据了解,目前甬城打着中考游泳冲刺、达标招牌的培训机构,热得一塌糊涂。

  宁波市游泳健身中心是游泳中考的测试点、也是培训点之一,负责接待报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月接近3000人次的客流量,培训班学员就占到了30%以上。”

  这般盛况,同样上演在甬上各大学校游泳池、游泳俱乐部以及各大宾馆的游泳场里。

  在一泳池边,记者看到,一些中学生在游泳教练的指导下,在水中做着各式各样的动作。教练一边讲解一边做着示范,忙得不可开交。还有家长站在泳池旁,指导孩子泳姿。

  “相比语、数、外,体育分的提高应该是最快的,至少可以‘临时抱佛脚’。”在泳池旁“指点”孩子的谢先生坦言,“就说游泳,如果姿势对,练得多一些,成绩可以提高很快,孩子可以争取拿满分。其他学科的进步空间没这么明显。”

  谢先生的说法得到了在场不少家长的共鸣。这些家长表示,学会、学好游泳,至少可以在中考体育测试上多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当然,也能强化孩子对体育锻炼的意识,更是孩子生存所需的关键。

  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带动,泳池里,除了初二生,初一甚至还在读小学的孩子纷纷加入了学游泳的行列。

  “反正是要学的。”家有小学三年级读书郎的乐女士表示,再说游泳学会了,一辈子忘不了,真到中考,强化一下就可以了。

  孩子及家长对游泳的热衷,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陈道裕从专业角度给出了另一番答案:首先,学游泳,能多掌握一项技能,为今后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其次,相行跑步等运动项目,游泳受伤几率小,“绿色”、“低碳”,又极具美感;第三,亲水乃人之本性,加上游泳能综合提升身体素质,锻造形体美,“游泳受追捧,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学最多是蛙泳

  其实内有乾坤

  游泳是门技术活,需要学习一定技巧。记者连日来采访,发现甬上各大游泳培训机构,教授孩子最多的是蛙泳,也有少数教仰泳、自由泳的,蝶泳几不可见。

  原因何在?甬上一培训班的张教练给予了一一分析:

  蛙泳的市场占有率高,是因为前些年,中考游泳有规定,前25米必须是蛙泳,于是,蛙泳作为“规定动作”被纳入“必修课程”。“近两年,虽然泳速要求提高了,泳姿不再作要求,但蛙泳已深入人心,形成目前这一广阔市场。”

  蝶泳,技术含量高,对孩子乃至成人来说,都不容易学;而且体能消耗太大,时间游不长,一直未被采纳。

  自由泳,泳速最快,但要达到这一速度,需一定技能,否则并不占优势。而这一技能,要完全掌握,难度大。所以,目前甬上的游泳培训班中,往往只在提高班中推有此项目。

  仰泳,最容易学,“悟性”高的孩子,第一天就能学个八九不离十,但方向不容易掌握,当手脚发力不平衡时,容易游偏。

  张教练的说辞,陈道裕教授基本表示赞同,同时,他给予了补充。

  “别看仰泳易学,其实技术含量蛮高的。男女生要靠仰泳游进中考的满分时间,目前来说比较困难,除非是职业运动员。”

  说到蛙泳的普及率,陈教授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4大泳姿中,蛙泳相对来说容易掌握,速度也可以,利于长时间游,游的过程节奏感强,全程贯穿了有氧训练。“自由泳速度虽然快,但最快时,短期的实为无氧代谢。”陈教授说,从这一点而言,蛙泳更胜一筹。

  拿满分拿高分

  工夫还在平时

  游泳,不少考生都是在暑假临时突击学的,或临时进行“强化”。

  “事实上为了应付考试而参加培训进行恶补,这不是中考纳入体育的目的。不管是把体育成绩与中考挂钩,还是将初中整个阶段的体育成绩列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陈教授认为,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转变观念,注重平时的锻炼,对孩子长远的成长来说并不利。

  陈教授还说,即便想拿高分,素质训练才是基础,学生早练比晚练好,“好的身体素质加上应试技巧辅导,才是拿高分的关键。”

  要高分,趁“年轻”。

  “游泳,越小越容易学。”陈教授说,人越小,对水的敏感度越好。小孩子“喜水”,不怕水,肌肉、关节也就越放松,在放松的情况下,更容易学会游泳。

  据了解,甬上各游泳培训班,教练指导新生,一开始都是让孩子在“戏水”中熟练“水性”。“孩子这一‘水性’,如果家长从小有意识培养,早已事半功倍。”

  当然,现在开始学,为时不晚。学游泳,眼下要注意两大事项:

  第一,要到有安全、卫生保障的游泳场馆学习或参加正规的游泳培训班训练,万不可到无安全保障的江、湖、溪流、水库等自然水域戏水。

  第二,要看教练是否具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据了解,早在2005年,我市就有了国家体育总局游泳教练员救生员培训基地,基地设在宁波大学体育学院。自那时起,欲从事教授游泳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教学、急救操作等一系列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拿到国家体育总局、劳动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执教。


  相关延伸

  体育锻炼

  暑期弥补

  不讲方法

  可能适得其反

  为了过关学游泳,为了形体学拉丁,为了视力打乒乓,为了健身学跆拳道……尽管出发点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今夏,不少孩子和家长将“运动”写入了暑期计划。

  其中,评价“指挥棒”的引导作用,暑期参加体育锻炼的孩子增多了,但“恶补”现象也随之出现。

  上小学4年级的小陈,今年暑期一到,妈妈就为他安排了一个“体育暑假”,规定上午跑步、游泳,双休日还要练习乒乓。原来,小陈身体素质欠佳,上学时经常感冒,妈妈希望通过一个假期的锻炼,让儿子的身体发生一个根本的变化,所以不惜工本请了健身教练,双休日还送他上专项体育培训班。

  明年将参加中考的学生家长,也充分利用今年暑假,为孩子请“体育家教”或亲自“上阵”陪练,加强孩子“略欠火候”的中考体育项目。

  “我家孩子跳绳还不错,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还是要督促他多练练,熟能生巧。”一位吴姓家长直言。

  对此,专家们认为,家长开始重视体育是一个好的走向,暑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应当提倡。不过,恶补体育不可取。这是因为: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过程,不可能靠突击,应当循序渐进,强度过高可能适得其反;其次,天气炎热,即使体育锻炼,也要注意时间、气候和节奏。另外,一些家长只是为明年中考要求孩子机械地锻炼,也有欠妥之处,功利性太强,反而使体育锻炼走样。

  暑期锻炼是有讲究的。高温天,应当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高强度运动,但也不是完全排斥屋外活动。可在早晨或傍晚,在气温相对缓降时,选择在树荫下适度地开展一些不十分剧烈的运动,如慢跑、散步等。也可在家利用屋内空间,进行四肢运动,或踢腿或弯腰,还可以用简便的体育器械,如哑铃等开展肌肉运动,甚至还可在地上铺上席子做俯卧撑。(王 佳)

  

  温馨提醒

  孩子夏日游泳

  这些事项得注意

  每年暑期,总是孩子溺水高发期。对于父母来说,乃是最让人提心吊胆的两个月。

  业内人士总结了几种孩子容易发生的意外:

  与大人不同,孩子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常常会手足无措。许多正在学游泳的孩子就是在专心练习中,不知不觉从可以踩到的浅水区游到了无法着地的深水区,一抬头就慌了神,这一下惊慌呛水,若没被即时发现就会有溺水的危险。

  除了家长缺乏照顾,缺少教育知识、安全知识外,发生溺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对水域情况不了解,同时高估了自己的泳术。类似日湖、姚江这些流动水域的水流情况非常复杂,暗流多,水温低,而孩子们在泳池里学会的游泳技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一旦身陷险境,孩子又容易惊恐慌张,导致肌肉收缩,身体僵硬,失去自救能力。

  暑期游泳,带孩子的家长们也要格外当心。泳池人一多总是容易有推撞,原本看似安安全全地套着游泳圈的孩子也有可能被撞脱落出现危险。

  专家提醒,孩子下水游泳,一定要注意6个安全要点:一是选择安全的地方游泳,例如有救生员当值,不可在溪涧、码头、池塘等地方游泳;二是如有雷电,切勿下水;三是饱餐后不可立即游泳,肚饿或疲倦时,也不应游泳;四是切勿在黑夜游泳;五是游泳前,先做热身运动,感到不适或受伤,立即上水;六是一旦身陷险境,必须保持镇定,减慢呼吸频率,放松肌肉,并减慢动作,使身体浮在水面,以等待救援。                (王 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