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宁波公益网】官方网站已正式安全运行 天!        本站由宁波公益网运营团队、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宁波帮办志愿服务站联合主办

宁波公益活动发布(新) 公益百科| 公益影像| 公益研究 宁波公益指南 | 公益学院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站长?点我吧! 微博微信自动排版工具

查看: 6510|回复: 0

热血青年想做全职公益人?你得先看清这些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 08: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之心点评:揭示真相,固然需要勇气,但更需要智慧。而当真相被揭示,最需要的莫过于反思与自省,最重要的莫过于行动和改变。本文,无疑说出了许多公益人的亲身体验与这个行业中真实存在的种种乱象,引发强烈的共鸣。因为正是这些现实问题,阻碍着中国公益行业的进步,威胁着公益组织的生存,也消磨着无数公益人的热情与理想,以及公众的信任和期待。正视,并发力解决这些问题,公益组织才有活力,才有希望,才有更好的未来、更广阔的天地。

       坦白说,中国公益界不是普通人能混的,或者说因为不是一个成熟的规范的行业,所以并不适合经历过专业教育的大学生。虽然背负着道德的光环或是包袱,但这个行业能否给你带来个人能力的成长,却是需要那些热血青年好好思考的。特别是执着于追求自我理想的人,应该且必须选择有效途径,而非所谓“历史悠久”、“有业界名望”、“道德高尚”等途径。本文列出的种种问题,目的不在于打退公益新人的信心,而在于厘清当你选择以公益为职业时,你可能遇到的一些障碍和麻烦。

       1、你的职责?真的没法固定


       不固定职责没问题,你看企业界不也挺常见的吗?企业给你轮岗换业务线玩,那是为了培养管培生,熟悉业务线;岗位职责最后一条总有句“完成上级交代的其他工作”,那也是为了完成团队目标,同事之间的借力配合。这些方式最终说来好歹也有个团队分工的基础。

       可你别以为公益领域也是如此有章可循,没法固定职责那是货真价实的没法固定:你报了新媒体进去,你发现自己在做活动;你报了活动进去,你发现自己在财务;你报了财务进去,你发现自己在做行政;其实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你啥都在做。

       忙里忙外忙了一圈,你紧张兮兮地问机构负责人:“为什么要我做这些我不擅长的呢?”领导往往笑着对你说:“团队需要你做这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你。”你心有不甘地问,“可我想做的是……”领导不耐烦地打断你:“我觉得你做那些不适合,也浪费了,你这么好的人才,就应该多体验体验,全面了解了我们的工作才能专职做一方面。”

       于是你抱着“全面了解”的心态投入到机动兵的工作一年或两年后,你发现你的同事们其实都抱着“全面了解”的心态在工作,甚至你都变成资历深的老员工了,而人员不断的流动导致没有人能够完成你领导说的那个“全面了解工作后再专职做一方面”。老员工都没摸清楚机构到底要干什么,新员工更是一头雾水。

       之所以没法固定职责,确实也是机构的为难之处,但大多数机构面对这样的现状,是否努力固定职责,为员工做职业发展规划呢?答案是悲观的,如果你遇见了那些不愿固定职责甚至将其当成公益组织特色的领导,建议你还是远远避开TA。

       天之心点评:因为管理不规范,制度化、职业化不足,很多组织陷入低效、内耗的漩涡不能自拔,仅靠一点点可怜的“道德优越感”维系组织的存在——浪费着珍贵的社会资源,甚至成为社会的负担。此类组织,若不戮力革新,除了自身命不久矣,更是败坏着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我们是初创组织,有这些问题是很正常的!那你们的初创期是多长?如果初创期没能逐步解决的问题已经成为组织的常态,那如何由初创期进入上升期?

       2、全能战士?我们要一打!


       假如你同情公益组织的人员状况,并且热爱做机动战士,我也要提醒一句,你未必能够得到你想要的反馈。当你愿意接受“组织培养”,开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随时奉命即刻行动的公益生涯,领导会变得越来越严苛,你发现领导要的其实也不是机动战士,而是全能战士。

       你开始发现一个公益项目从头到尾所有活儿都要你揽,没尝试过的也得硬着头皮上,但这个项目其实有好几个或十几个人一起参与,每个人的感受都和你一样:你好不容易完成了人员安排,又被调到记账;你好不容易搞定了一小时的募捐,又被要求去写新闻稿;而你没做完的每一项,都扔给了另一个同事或志愿者接着做。这样来来去去互相接手,被领导美其名曰“大家一起做”或者“扁平化管理”,其实做下来明明白白的感觉不过是一群无头苍蝇。为了所谓的“人人平等”,领导还不许有人闲着,越是效率高的、做事快的员工,越是忙得不可开交,反倒是不紧不慢的人才有舒服的间隙。

       更令人烦恼的是,等到项目总结时,领导开始一个一个数落了,你这项做得好,那项“需要改进”等等。你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只是体谅机构才做机动战士,结果不想领导就理所当然地按全能战士的要求评价你。这下可好了,有谁真的是全能战士呢,每个人总有擅长和不擅长的,于是领导,往往是那个机构创始人就开始洋洋得意了:“我当初一个人就能做好这些,你看你们一群人还做成这样……”每个人累死累活干完事后,被领导指手画脚了一圈,感觉自己碰了一头灰才恍然大悟:原来弄一群全能战士就是为了衬托领导的光荣历史啊。

       这么做事的话,你没有机会认认真真完成一个方面的工作,因为总有另一方面的工作等着你。领导总是期望你做更多,能用就往死里用,画一个大饼来诱惑你,例如“你是个人才,这是组织培养你的方式,你要接受挑战”,用不了的就开始嫌弃。你开始发现身边的同事有了各种各样躲任务的方式,特别是“示弱”和“奉承”,既可以满足领导人的自信心又可以推开难做的活儿。不久以后,你就会看到和睦的表面下,隐藏着一个相互敷衍推诿以图维持现状的松散团队。

       天之心点评: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本应是最基本的常识。但在公益组织中,也许是因为人们自动适应了缺乏专业人才的困境,或自愿或被迫地去做自己并不擅长的工作,随之而来的挫败感和心理压力,吞噬着理想与热情,也给公众和资助方留下“不专业”的负面评价,生命力越来越弱。若想“满血复活”,专业化是唯一的“法宝”!

       3、爱得越深,歧视越狠!


       要我说,可能再也没有比公益组织还充满歧视的地方了。

       这句或许是过分了,但请你仔细想想:在商业领域,业绩和利润能换来一切你想要的尊重;在公益领域,你需要用什么换来尊重呢?我想你能猜中,那就是道德了。

       问题是,道德该怎么评价呢?这玩意儿又不是硬通货,众口不一嘛。所以几乎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道德,作为组织内部的一种隐形的但几乎是起决定作用的标准。这个标准往往体现在公益组织的使命上,没有使命的往往体现在口号愿景或从事工作上。我来解释一下这些口号的潜在含义吧:“热爱动物”,所以动物第一,其他都不重要;“热爱阅读”,所以阅读第一,其他都不重要;“维护残障权利”,所以残障权利第一,其他都不重要;“提倡心灵环保”,所以心灵环保第一,其他都不重要……

       我当然不是指责公益组织只关心他们自己从事的事情,公益组织其实比我们想的更全能,他们总是想从自己的领域上升到维护地球和平或者是拯救全人类。好吧,但实际上由于能力和理想存在极其遥远的距离,这些组织只能照顾到眼下的事情,那么我上面所指出的潜在价值观也随之产生了。

       统归来说,有三种歧视在公益领域普遍存在,以下是常见表现:

       热爱受助者,歧视捐助者:捐助者什么都不懂,需要好好教育一下;我们从事的是高尚的事业,拿你的钱一点都没问题……

       热爱志愿者,歧视全职人员:志愿者又不要钱,还很听话,用起来真爽;全职人员天天想着工资,还要各种福利,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用起来真烦……

       热爱本行业,歧视其他行业:我们才不像商业公司那么势利呢!要是国家把航天工程的经费都用在我们行业,不知能解决多少问题呢!我们是正常的社区服务机构,绝对不支持任何动物保护和女权运动……

       此外,我还听闻过一种说法,说公益组织有三大洁癖:道德洁癖、盈利洁癖、技术洁癖。就是说道德不够崇高的、搞盈利项目的、花钱弄科技产品的这些方式,公益组织一概看不起。

       再多说一个听来的故事,不知真假,一个公益机构工作人员找财务部门报销客户招待费,财务大妈冷眼一看费用明细写是星巴克咖啡,拒绝报销。这个公益人就纳闷了:“上次我请客户喝茶的钱就报了,为什么这次请喝咖啡就不能报呢?那茶钱比咖啡钱贵多了呢!”财务大妈义正言辞道:“茶是我国传统文化,星巴克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当然不一样!”这个公益人只有哭笑不得。

       如此一来,便可知公益组织的道德标准千奇百怪,且仅仅在组织内通行,跨了组织就流通不起来了,更别说跨行业了。你问我几斤道德能换来尊重?我也不知道,既然一切都是领导说了算,大概要靠人情吧。要是你坚持问下去,我会推荐一个很多组织都在用的方法:吹。能说会道的人,特别是有相声和表演天赋的人,在公益领域获得的尊重很高,百试不爽。

       天之心点评:其实还有一种歧视,就是在面对公众时,一些公益人总觉得公众很无知,不知道公益组织所做的事有多大的意义,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怨妇心理,整天抱怨自己有多艰难,公众不理解就算了,还动不动质疑自己,简直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啊!公众不过是“群氓”。然后呢,在小圈子中自我陶醉,用打了鸡血的梦想自我安慰。结果之一,就是没有积极性创造公众参与的机会,坚持不走“群众路线”,不到群众中去,与世隔绝一般地存在——好多年来,小区的居民们都不知道有家“知名”的公益组织就在身边,不知道它到底在做什么。“失败”二个字,赏给它吧!

       而那些善于吹嘘,善于自我包装、自我营销者,甚至坚守“不要脸、无底线”之丛林法则者,往往虚构经历,编造故事,不择手段。因为他们混进公益圈,不为公益,只为名利。除了别有用心者,当然也不乏因为做公益做出点成绩之后被随之而来的“名誉”所迷惑者。

       4、不是无法无天,而是有天无法!


       说有天无法,天和法两个字都是本意,天指道德,法指法律。道德就不说了,这是公益组织的产能。法律这方面说无法,并不是说公益组织都是非法组织,干的都是违法事情,而是说公益组织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组织不会利用法律促进工作和保障自身及员工的权利,员工同样也不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一个领域干了很久的组织,连自己这个领域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都不清楚,那么你到底遵循什么原则来从事工作呢?你怎么保证你的工作不会伤害其他群体的利益?你的工作如何能改善当地社会环境呢?你怎么保证你的工作能得到社会大众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你怎么促进政策出台和相关立法呢?没有想到这些的组织,只能说是眼光太短,对自己要干什么的认识非常不充分。

       另外一方面,为什么现在公益界受到外界质疑时很难发声?为什么公益组织不诉诸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利?我看公益组织大概是习惯了社会的温情土壤,没想过社会有一天会对自己严厉起来;习惯了使用潸潸眼泪和循循说教,没想过用法律思维和语言;习惯了自己的弱势地位,没想过争取更多。

       说了外法,再说内法,公益组织的内部管理缺乏制度框架和流程规范,更是处从业人员于更不利的地位。说个我的真实经历,初入一家公益机构,当约定的两个月的试用期结束后,一直没人问我转正之事,我找了个空问领导:“什么时候可以签正式劳动合同呢?”领导反问我:“什么事要等签完合同才能做呢?”没有合同,没有职责说明,没有明确的工资,没有社保,这家机构就期望我这么不明不白地干下去,这让我想起那些没有保障的农民工被建筑方拖欠工资几个月乃至几年的故事。

       再说另一个真实经历,依然是这家机构,某个周五我询问了财务人员确认可以申请一笔应得的加班费,周六领导就给机构主要人员群发邮件说:“我相信XXX不是故意要加班费的。”我看着那封邮件又一次惊呆了,好像我要加班费是一件很羞耻的事,而领导那种道貌岸然的口气几乎让我当场恶心,后来加班费果然也没发给我。

       天之心点评:不给员工发放该得的加班费,无视员工的合法权益,才是一件非常非常——羞耻的事!以奉献的名义,做血汗的公益,用实际行动抹黑自己宣扬的“实现公平正义”之使命,这种言行不一的“自黑派”无疑是寄生在公益行业的一个个毒瘤。

       这种对合约不管不顾且不重视,甚至对员工维权行为表示反感的态度,才是让人不信任的根源。事实上,这家机构的确也时常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大多都是因善良和乐于助人而留下,而且他们大多不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提供者。而平时组织中充满八卦流言,极少谈论工作事宜,工作上唯领导人命是从,又人人自危。(天之心点评:缺乏契约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的致命恶疾,对公益组织来说更是如此!)

       一些草根组织浸泡在一种没有法律框架的思想氛围中,单靠自我道德催眠和对外界催眠来维持运转,以包了一层社会学知识外衣的化缘方式祈求施舍。进入这样的组织,对你的个人发展没有任何益处。

       5、眼高手低,缺乏诚信


       既然选择了公益行业,各位想必都是有解决社会问题的雄心壮志了,有自己对事业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目标。而各位之所以选择加入公益组织,也是希望从一个机构起步,借鉴机构的经验,学习机构的做事方式,从而投入到这个领域内。

       但不幸的是,有两个条件是当前中国公益组织尚未达到的:一是组织成立和运行的时间,还远远达不到深入某个领域;一是组织的自我总结和自我进步的程度,除了创始人其他人员几乎都是风水轮流转,没有多少专业的经验流传下来,不少关键信息还掌握在连联系方式都没有的志愿者手里,于是听这个组织的发展过程等于听创始人讲自己的奋斗史,道德感染远胜于专业力量。

       所以选择一家公益组织进入公益领域是否好呢?好的是,你的确看到了中国公益的现状;坏的是,要想依靠这样的组织实现个人理想基本没戏。每家组织都带着长长一串奋斗史甚至血泪史,你看不出他们从这段历史中积累出了什么新的见识,相反是“越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越要做”,好像一个个都把自己当推石头的西西弗斯。最后只有一个词适合形容这些组织:眼高手低。

       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或者设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只能说是能力不足,既然能力不足,就要切实地放低理想,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一步一步来,缩小自己能力和目标的距离。而那些根本没有能力完成目标,却还一次次重复眼高手低的尝试,不断拿与预期目标相距甚远的结果应付资方,只是为了坚持虚无缥缈的口号,这种行为,也有一个词来形容:缺乏诚信。

       组织都是人构成的,既然进入公益领域的人都怀着雄心大志,我建议不论是准备进入的人,还是已经进入的人,还是进入很久的人,都要检查一下自己的雄心大志:第一,你的目标是否需要借用一个组织的形式来达成;第二,在一个组织内你自己是否拥有达成目标的能力和明确的途径;第三,你是否确定了完成自我目标的周期。

       从小的规模来看,既然没有很好的组织规范,一群人的脾气构成了一个组织的性情。有一个壮志未酬的人,就有一群壮志未酬的人;有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就有一群眼高手低的人。要想改变机构的性情,先改变自己的脾气。

       以上林林总总,也只是表面谈谈,倘若认真分析起来,哪是千言万语能讲明的呢?多少教科书已经在探究组织学、慈善史、公共事业、社会群体……所以我写此文的目的恰好不在于分析,我只是想给那些想要从事公益事业的初入门者呈现一个这样的印象,描述一个个十分具体的困境,然后你们就能知道你们缺乏何种知识与能力,思考清楚若要做真正有效的公益,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功课?

       作者介绍

       小长君,90后文艺青年,经历过媒体人、公益人、产品人的立场,爱分析,爱技术,爱共享,坚持描述自己所看到的世界。个人微信公众号“小长大话”,欢迎交流!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且须注明作者为小长君。

       如需同时转载本文中的点评部分,请联系公益慈善论坛主编天之心获取授权(请回复公益慈善论坛微信公众号垂询)。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原文来源与作者。

       公益慈善论坛已启动公益类微信公众号版权意识监测行动,不定期公布转载文章不注明来源与作者,或存在抄袭现象的公号名单,欢迎大家提供线索,一起监督!

来源:公益慈善论坛微信公众账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宁波公益网 系统支持:DZX3.4   志愿者咨询/联系:QQ:641061882   捐赠QQ:641061882    志愿者QQ群:暂停加入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宁波公益网立场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本站运行在腾讯云

信息产业部备案: 浙ICP备12029035号-3/浙ICP备12029035号-4 Powered by 宁波公益网 Copyright© 2011-2025